從今年春節小長假的旅游市場回暖,到2月6日團隊出境游業務恢復,旅游市場復蘇跡象明顯。
業務量大幅反彈
春節假期剛過,已經有很多游客在同程旅行平臺上搜索清明和五一假期相關的旅行產品。1月23日至2月5日,同程旅行平臺“清明”相關搜索量環比上漲127%,“五一”相關搜索量環比上漲187%。
同程旅行預計,今年出境游將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五一”至暑期有望恢復疫情前水平。
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出入境航班量還未完全恢復,跟團游產品平均價格較疫情前略有上浮。在產品形態上,游客更喜愛小團、私家團等私密性更好的產品,這也是疫情后國內游客旅游消費升級的體現。
“今年以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業務量出現大幅反彈,相比2022年同期數據要好太多?!睂τ谖穆脴I復蘇趨勢,復星旅文聯席總裁兼Club Med中國首席執行官徐秉璸感到十分振奮。
徐秉璸表示,這樣的反彈趨勢在2022年夏天也出現過,但不一樣的是,大家已經開始做一些中長期的出行計劃,比如定購3月的旅行產品,甚至是“五一”小長假的出境游項目。
“但受制于航班恢復等因素,出境游市場完全復蘇仍需時日,預計會在暑期迎來今年首個高峰?!毙毂p說。
記者從復星旅文方面了解到,三亞亞特蘭蒂斯在春節期間總接待游客47.4萬人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13.2%,亦較2019年春節期間同比增長4.4%。
徐秉璸預計,2023年“春節檔”帶來的文旅業“波峰”并不會馬上結束,清明和五一的客流量還將明顯提升。
就近期而言,美團數據顯示,上周末提供“情人節”門票的景區較去年同期新增317%,含“情人節”“雙人票”關鍵詞的門票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300%。
在美團門票整合營銷中心總經理鄒曉迪看來,旅游消費持續回暖,長線旅游熱度回歸,本地周邊游的消費習慣也已經養成。
政策進一步發力
在文旅市場探底回升的同時,長三角多地還進一步出臺政策措施,助力市場復蘇。
上海發布的《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提出,要全面激活文旅市場,鼓勵文旅企業開展打折優惠活動。
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市文旅行業推出超500項“十大主題”系列活動和產品,突出都市型、國際化、綜合性特色,將上海文旅活動的熱度一直延續到年后。
同時,上海各區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激活、擴大消費需求并舉,攜手加快推動文旅行業全面復蘇。
以浦東新區為例,據上海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瑋介紹,今年一季度,浦東文體旅領域將推出140個折扣活動,且每季度將推出激活文體旅消費市場的系列舉措,全年推動文體旅消費體驗有望達到8000萬人次。
不僅是上海,江蘇省近日發布《關于促進全省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的具體政策舉措》,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豐富優質產品供給,加大消費引導促進力度,持續推動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
比如,在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上,江蘇將安排1.16億元文化和旅游發展資金,支持消費提振、產業融合、數字賦能等項目;下調省級旅游產業發展基金利率1個百分點,全年新投放項目比例不低于30%。
2023年浙江文化和旅游工作如何開好局、起好步?浙江提出了工作重點: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力打造省域文化標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激發“創新+改革+開放”強杠桿效應。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2022年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同比下降20%到25%的情況下,2023年旅游行業將迎來重構復蘇向上的市場信心。
面對市場復蘇的重大機遇,各參與方如何抓住紅利?
戴斌直言,當前,露營經濟、近郊度假、社群旅游、旅游+輕體育、時尚餐飲、藝術酒店等正在用優質的供給創造全新的需求,“可以說,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一個面向新需求、依托新動能的現代旅游業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戴斌還表示,各大出境旅游批發商、零售商和資源商,以及海外旅游目的地供應商,從現在起就要做好專業人員召回與培訓、同業關系重建、資源重組和產品研發的準備,迎接第二季度以后的市場持續快速回暖。
“預計2023年,國內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將恢復至疫情暴發前的70%-75%,出入境旅游人次有望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三到四成?!贝鞅笳f。
記者 潘潔